唐娜立马就恢复过来:“那是必须的,这部电影再看几遍都不嫌多,对了我还要安利给亚当斯先生,让他知道知道艾瑞克来当演员,并不是不务正业的,这部电影我觉得非常有意义,让我觉得我们的世界在不久后就会变成那样。”
莫莉是赞同唐娜的想法不假,可她觉得这么一本正经不太像是唐娜的本性,果然下一刻唐娜就嘿嘿笑了两声,好吧,唐娜还是唐娜。
在离开展馆的时候,莫莉看到那个进出的设置,觉得她明白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了,他们这些观众在基因组成上都是平等的,而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,全都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,就像是文森特那样,他在基因决定命运的世界里,证明了人性能够战胜基因,人定胜天!
并不止莫莉一个人在离开时,对进出装置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,即使他们的想法不一样,可不管怎么说,这部电影能带给他们感悟,就说明这部电影在一定程度做到了它想展现的。
《芝加哥论坛报》是美国共和党方面在主要大城市的喉舌报,它这次派来参加《千钧一发》首映礼的记者,在从展馆出来后问同事,“你知道这部电影里让我感触最深的角色是谁吗?”
同事问他谁。
“就是那个在太空中心负责检验基因样本的拉马尔医生。”拉马尔医生在给文森特第一次做尿检时,就识破了文森特的伪装,杰罗姆是左撇子,可文森特不是,而左撇子尿尿时不会用左手,但这位医生从头到尾一直保持沉默,并在最后文森特距离火箭只有几步之遥时,太空中心却临时增加了尿检关卡,这时候文森特并没有再准备检体了,但这位拉马尔医生却用自己那微不足道的一点点权力,给文森特敞开了未来的大门。
同事在沉默后问他:“你想怎么做?”
“这只是一部寓意深刻的科幻片,观众们也这么认为的,不是吗?”《芝加哥论坛报》的记者这么说着,他和同事都意识到这部电影的可能处境,毕竟它会被有心人认为和变种人有关联,就算公众们一开始不怎么认为,也会被舆论引导的,但在看完《千钧一发》后,他不想去做那个舆论引导者了,他只是想如实的报道。
同事回头看了一眼展馆后说:“是啊。”
可该来的还是会来,这里并不是说舆论引导,而是那些极端人类们。他们是没办法用常理来衡量的一批人,道理和正常逻辑在他们眼里完全行不通,他们只会看到他们想理解的,就像是曾经极端人类和变种人之间的血战,极端人类未必就和变种人有什么瓜葛,可他们就会仇恨变种人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。